17
2023
-
11
陳垚丨沉淀積累,走向慢生活
沉淀積累,走向慢生活
“忙”是現(xiàn)代人生活的真實寫照,忙著趕路、忙著工作、忙著生活,為名、為利。在隨處可見的紅綠燈前,人人都“忙”,時常見到紅燈時太多的人搶著穿過去;無論是清晨還是傍晚,路上的行人也總是匆匆忙忙;以前有一句話叫“從前書馬很慢,一生只夠愛一個人”,現(xiàn)在的人卻連沉下心來看一本書的時間都得靠拼拼湊湊;過去的人們溝通要寫信,每天都會靜下心來寫寫日記,到后來科技逐步發(fā)展,人們開始寫短信、寫博客,甚至網(wǎng)絡發(fā)展到現(xiàn)在開始寫微信、寫微博都必須控制在140個字內(nèi)完成表達,溝通與交流都變得一短再短,仿佛是在通過“言簡意賅”這種方式去概括我們匆匆忙忙的生活。
但是,我們捫心自問,匆匆忙忙的生活真的就是最好的嗎?
馬云曾經(jīng)在一次“成功學”演講中提到過一個概念叫“荷花定律”。荷花的開放數(shù)量是第一天的足足兩倍,在開放到第三十天的時候,荷花便全都開放了。那么,荷花是在什么時候開放至一半的呢?可能大多數(shù)不知道“荷花定律”的人會說:“第十五天”。但是并不是這樣,這個答案是僅僅是斷想。正確答案是:“第二十九天”。荷花在開放到第二十九天的時候才僅僅開放了一半,而到第三十天的時候便在悄然之間全部開放了。
在澳大利亞,有一些生物具有逃避時間的能力。夏季,圍巾蜥蜴會在食物不足的時候進入半休眠狀態(tài),來逃避難熬的時光。此時,它們新陳代謝的速率只有正常狀態(tài)下的三分之二。這個狀態(tài)下的圍巾蝦蜴每周才進食一次,因此只會花很少的時間去覓食。但這并不意味它們不會碰上天敵,黑鶯就常常盯看它們。為了逃脫獵食者的捕殺,蜥蜴會迅速將自己切換到安全狀態(tài)。它會出人意料地奔跑,然后以驚人的速度跳上最近的一棵大樹上。大樹是安全的避難所,無論是對付獵食者,還是太陽的高溫,都是如此。躲到樹上之后,圍巾蜥蜴又迅速恢復到半休眠狀態(tài),它只能對太陽的移動做出反應,保持自己始終處于樹陰之下。依靠假死狀態(tài),圍巾蜥蜴度過了整個真天
動物界還有狀態(tài)更深的假死,那就是將休眠狀態(tài)的身體冰凍起來。凌娃會在冰雪到來時進入冬眠狀態(tài)。冰對一般的動物都是致命的,這種蛙也不例外。但是凌娃可以在每個細胞內(nèi)分泌葡萄糖,這些葡星糖正是天然的防凍劑,能保護凌蛙的重要器官。同樣,在冬天的時候,北美洲小井龜一半的身體組織也被凍結起來,它們也在深度冰凍的狀態(tài)下度過冬天。這兩種動物處在假死狀態(tài)的時候,心臟會停止跳動,就像是死了一樣。到春天冰雪融化的時候,凌蛙和小井龜就復活了。它們的解凍順序都是從內(nèi)到外,先是心臟,然后是身體。一旦解凍,這些動物就會迅速利用僅有的幾個月活動季節(jié).
對于哺乳動物來說,生命的長短和身體的大小也是成正比的。象很少能活過兩歲,而大象則可以活過60歲。但是在生活的步調上,大象比象要慢上30倍。大象的心跳每分鐘只有25下,而象購的心跳則可以達到每分鐘800下??雌饋?,大個頭的遲緩動物比小個頭的敏捷動物有著更長的壽命,但實際上,它們卻有著近乎同樣的心跳總次數(shù)一一心臟在跳動8億次以后,大多數(shù)動物都會死去。
當然,捕食者也會在壽命極限到達之前提前倒下。處于食物鏈頂端的食肉動物唯一面臨的威脅,就是隨年齡增長所帶來的身體壓力。肌體的不斷勞損和修復會漸漸要了它們的命,畢竟肌肉只能被修復定的次數(shù),而不是無限。舉例來說,一只年邁的獅子在捕食一頭斑馬時,斑馬的反抗和逃跑在無形中折損著獅子的身體。所以,在不必要的情況下,獅子是絕不會奔跑的
我們常說,生命在于運動,但圍巾蜥蜴、凌蛙、小井龜、大象、獅子等動物卻在靜止中保護住了自己的體能儲備,從而活得更長壽。它們的生活方式告訴我們,在等待中積蓄力量,也是一種生存智慧。
我們不妨慢下來,沉淀積累,更容易成功。沉淀積累,是一種靜下來狀態(tài),更是一個慢下來的過程。人生亦然,只有凡事慢一點,才能遇見更好的自己。